《地球自转的意义》ppt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中图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9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4 9:16: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32张。附带练习资料。
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选择题
(广东省惠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读右图,
图中O点为地球昼半球的中心点,a、b分别是O点所在
的经线与纬线。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经线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各地太阳高度角大于零
B.各地地方时为12点
C.6小时后,a为昏线
D.O点以北昼长夜短,O点以南昼短夜长
2.当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时,某人在O点上空俯视地心方向观察,此人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解析】 第1题,由题意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a经线上,所以a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均为12时;只有在春秋分日,6小时后a才是昏线,其他日期则不一定;D项说法明显错误。第2题,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若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此时b为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从四个俯视图来看,只有A是在北回归线上空进行观察的,所以A项正确。
【答案】 1.A 2.A
(陕西省百所重点中学2010届高一年级联考)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图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回答3~5题。
3.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水位A处低于B处 D.流向、水位均不能确定
4.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 )
A.气旋活动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
5.关于乙图E、F两岸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第3题,根据丙图中A、B两水文站水位变化可知,B位于湖泊的下游,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水位变化幅度较小,故甲图中的河流自A流向B,即由西北流向东南。第4题,丙图显示,该河的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份,此时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故该河水位的峰值很可能是连绵的梅雨造成的。第5题,E位于河流弯曲河段的凹岸,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河岸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河床较陡;而F位于凸岸,河床较缓。
【答案】 3.A 4.B 5.C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叫做流星现象。图中阴影为黑夜,虚线箭头表示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方向。完成6~7题。
6.如果闯入大气圈的流星体质量、大小和物质组成相似,那么从地球上观察流星较明亮的时间是……………………………………………………………………………………( )
A.上半夜 B.午夜时分
C.下半夜 D.无法判断
7.此时图中甲点时间为……………………………………………………………………( )
A.3月21日6时 B.3月21日18时
C.9月23日6时 D.9月23日18时
【解析】 第6题,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极上空图,左边晨昏线为晨线,右为昏线,夜半球的左半部表示下半夜,流星体正好冲向地球,且和地球公转方向相反,此时流星体最亮,故选C项。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