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高二历史第一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0 17:25: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830字。  2010-2011年高二历史第一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陈松英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这种思想( )
  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        ②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④在当时受到普遍认可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2、史载: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最有可能引起明太祖不满的话是(   )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3.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 )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扼制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非攻”
  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礼仪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6、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   )
  A、推行仁政        B、儒法合一     C、道法合一      D、无为而治
  7、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下列对宋明理学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感
  ③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④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9、“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义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学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