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5 22:1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
江永县上江圩中学 何永东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习作写得干巴巴的,刻画既不生动也不具体,难以给人以美感。当我找他们谈写作感想时,几乎得到一致的言辞:生活面太狭窄,生活方式太平淡、太单调,每天看到的景物无美可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无情趣了。
在现实生活中,难到如学生所说的没有美吗?答案是否定的。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人们往往重自己的直观感受,而不大习惯透过表象发现美。因此,尽管大自然的美到处都有,但常常由于缺乏审美素养而难于发现,当然也就不易得到美的感受,自然也就不能像苏轼那样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 蒙雨亦奇“的西湖美景流诸笔端。
那么,作为作文教学的组织者——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发现自然美的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
性。

中学生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缺乏的是体验和敏锐的感受力。但是,如果没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益于海”(刘勰语)的生活体验,即使文字功夫再好,也不能写出韵味横生的文章,只不过是玩文字游戏而已,仅仅是“为文而造情”,而不是“因情而生文”、“我心写我意”。而有些学生则不善于发挥自己的审美主动性,他的想象力被束缚了,感受力也较差,在物景面前显得很被动,因而美之所得甚少,难已以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的冲动,更不必说达到“思接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