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一、时代要求的现状。
目前,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它们的根本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是所有教育行为的目标和指南,因而素质教育的体现不仅在课程改革,而且在课程考试的命题上。近年来,重庆市中招语文试题的文言试题,虽然选自课内,但从命题的目的、思路来看,有别于以往中招试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是断章取句的理解,而是整体性理解:2、重课文思想、主题的理解与掌握的有机结合。不是死记硬背课文提示出的条款,而是落实到具体语段,甚或语句:3重课文中一些实词与虚词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连惯性与根本性。也即考查的 实词与 虚词必定在整个初中阶段发挥着理解课文大意的中心作用。这些虚、实词的考查不象以往的考查那样具有随意性 ,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学生只要学习态度端正,这一些词是会做得起的。从这一些特点可以看出,时代在发展,素质教育的 精神就会在各个学科各个方面体现。
二、教学现状。
现今的文言文教学,与几年前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师们不再将文言文逐字逐句的翻译作为教的 重点,也不再将文言文字词翻译的练习细化、量化,甚或是重复化:现在的教师 已将文言文的 背诵、生字词的翻译、句中特殊的句式的分析讲解等作为教的重点。他们从过去的繁、难、重中基本上解脱了出来。但这一些工作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说,差距甚大,仍然没有逃脱为考而教的模式,对课文的分析仍然处于支离破碎的分解阶段。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仍然是随身听,仍然是笔录机,没有体现出主动性和主体性,没有积极的思考过属于自己的东西,对文章的理解没有一个透彻、深入、顿悟、有所得的境界。从以上两个方面的现状来看,时代要求现状走在了教学现状的前列,也即教学现状与时代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差距甚大。这就为我们战斗在教育战线最前沿的教师们提出较高的要求,敲响时代的警钟;要与时俱进,要更新观念,把素质教育精神吃透,否则,素质教育只是一个口号,我们的教育依然老样子。社会虽进步了,我们综合国力仍然得不到提高,因为教育滞后了。
三、策略
1、高屋建翎,把握课文脉络。也许这个策略会增加师生的负担,困为文言文的课文脉络的理解必须先将课文翻译才能进行。从课时来看,必定比现代文费时,但这恰恰是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精神。教师可以将重点的生字词显示出来并加以翻译,然后让学生自译全文。这样课文的整体意思在学生心中就会清楚明白。这一步之后,师生重点讨论课文的脉络。如一位同行在教授《陋室铭》时,就先写出重点的生字词并译之。然后留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