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四校联考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5980字。
山西省忻州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四校联考政治试题
命题:康杰中学 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长治二中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名称、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并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号和考试科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每小题2分,共50 分。
1.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遭遇特大泥石流灾害,全国各地群众踊跃向灾区捐助了大量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这里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能供人消费
2.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学生小张就是一位叫“换客”的时尚一族。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 ④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A.①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3.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同向变动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减少
④甲乙两商品互为替代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4.2010年9月17日人民币中间价为6.7172,相较于本月初6.8003的价格已经升值831个基点,升值1.22%,此次汇率变动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下列认识符合这次汇率变动对中国影响的是:
①旅行社:赴美国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 ②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对去美国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涨工资了 ③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海关:美国对我国出口将增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价格与银行利率都对居民消费量的变动产生影响。下列示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能正确反映银行利息下调对居民消费量产生变化的是
A B C D
【注】(----银行利率下调条件下的消费量 原银行利率水平下的消费量
横轴X为消费需求量 纵轴Y为价格)
6.CPI是用于衡量某一固定消费品集合价格水平的 指数,CPI越大,表明物价越高。下表列出了某年份我国三个城市的人均工资与CPI。若考虑物价因素,三个城市人均实际工资水平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城市 甲 乙 丙
人均工资(元/月) 2600 4000 3300
CPI 130 160 110
A.乙>丙>甲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