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试卷(文科)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770字。 福建省福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试卷(文科)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题)
1.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和氏的含义是不同的、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由此可见与“氏”的产生这一最为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2.右图是一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当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4.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帝国的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对此段理解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瓦解
B.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C.鸦片战争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观察世界
D.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5.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好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首民谣是在1856年后开始流传的。 ②反映了天京变乱的史实
③说明了农民阶级信仰的动摇 ④暗示了这场农民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