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每周一练”系列试题(2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10字。高二历史“每周一练”系列试题(20)
一、选择题(12个小题)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2.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 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4.下列哪一事件为“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标志 ( )[]
A.秦统一六国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佛教传入
5.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 ( )
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
6.在战 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 )
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段的利益 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
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 )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 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8.秦始皇 “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 ( )
A.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张分封的思想
C.妄议朝政的儒生 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
9.儒家学说到汉代被注入新的血液,是指 ( )
A.提出了“人定胜天”观点 B.取得了独尊地位
C.提出了“大一统”主张 D.吸收了道教思想
10.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 ( )
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 ②儒家 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
A.①② B.②③ C.① D.①②③
11.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 期: ( )
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 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 .“仁政”最终取代“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
12.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 )
A.孔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墨子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3个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