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画儿韩”》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630字。
选修(四)专题四《寻访“画儿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友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出色描绘,比较他们新旧时代的不同际遇,由此探究时代对人性的影响以及从业与道德的关系。
3.精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典型动作和浓郁的京味儿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他出色的讲故事的技巧,品味甘子千、“画儿韩”和盛世元性格中的京味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他们新旧时代的不同际遇,感受特殊历史时期亦浮亦沉的人生况味,品味不同历史时期甘子千、“画儿韩”等语言行为下隐显的人性人情,品味浓郁的京味语言的魅力。从中感受作者试图尝试呼唤某些中断的人性美、人情美,并力求在渺小处发现深厚,在缺憾处找到圆满。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想
首先,采用讲情节、故事接龙的方法激励学生熟悉内容情节:让学生通过复述甘子千和“画儿韩”间的过节儿了解此文的概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热烈,又生动有趣。
其次,在教学中辅以电影《古玩》中的精彩片断和其他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并通过朗诵小说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最后,在提交专题论文作业时,一改以往的千字论文改为替《寻访“画儿韩”》文中的人物写自传或小传。通过这些手段增强小说阅读的趣味性,降低难度,以使学生和作品亲密接触,同时也锻炼提高他们感知、体验和联想的能力。
二、学习准备与预习思考题
1.查阅关于邓友梅生平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为《寻访“画儿韩”》的主要情节拟写“小标题”。
3.读完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4.阅读小说,能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感受小说人物在新旧不同时代的际遇,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语言下面圈点勾画或批注。
5.试着思考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
三、作家作品介绍:
可由学生完成,老师可适当补充。
〖关于作者〗:略。
〖关于作品〗:三十年前,“画儿韩”和甘子千曾是一对好友,在古玩字画同业中都是颇有声誉的行家。由于那五的一场恶作剧使两人产生了隔阂:作为鉴别书画古玩的专家,“画儿韩”作当铺副经理的时候,误收了一幅甘子千仿造的张择端《寒食图》。他发觉上当,自己又仿造了一幅,当众烧掉了,诱使当画的那五来赎当,把600块大洋又收了回来,而“画儿韩”也因此被迫离开了文物界。解放初期,政府也曾打算录用“画儿韩”,但因甘子千个人得失作祟,没能成功。十年浩劫后,文物业人才荒芜,青黄不接,甘子千怀着忏悔的心情想到了“画儿韩”。他不顾病危之身,四处寻访,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画儿韩”。
四、感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