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上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6580字。 郑州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上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2010.09.26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其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 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
3.孔子在修订《春秋》时,同记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同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表达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因素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4.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5.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3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妇女约15万,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26.3万 B.约6.7万 C.约29万 D.约10.7万人
6.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7.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之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8.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结束君主统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建立民主共和制 D.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9.太平天国运动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其根源在于
A.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B.它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它属于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
10.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11.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