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22 23:09: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5310字。  河北省唐山市
  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翅)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在天之变,日月薄食(蚀)。四十二月日一食(蚀)。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蚀)在常数,不在政治,年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材料反映了 (    )
  A.老子批评周分封制     B.苟子批判庄子主观唯心主义
  C.王充批判“天人感应”     D.范缜批判佛教的灵魂不灭论
  3.“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    )
  A.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B.汉初休养生息,政权稳定
  C.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D.两宋儒学融合佛道思想,理学产生
  4.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B.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C.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D.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5.北宋前期确立了“守内虚外”的策略,“守内”主要是指北宋政府  (    )
  A.加强中央禁军实力     B.加强对百姓的防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对武将的控制
  6.《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7.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8.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