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山区农业资源与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ppt
- 资源简介:
共62张。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山区农业资源与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配套练习共17小题,约3370字。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年湖北联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B.旱涝频繁、土地盐碱化
C.黑土流失、土地退化 D.水土流失、土壤酸化
【解析】 根据图中河、湖、地形等信息可知,该地区为我国东南丘陵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部分地区。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以及酸雨导致的水体、土壤酸化等。
【答案】 D
2.实现该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
A.基塘农业、外向型农业
B.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系列开发
C.鱼塘—台田模式、调控土壤水盐运动
D.黑土培肥、建商品粮基地、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解析】 实现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水产养殖、水稻栽培、林果种植等立体农业,进行农、林、果等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答案】 B
读下图,回答3~5题。
3.与图②地区相比,图①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地势平坦
【解析】 据经纬网定位,图①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图②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方地区与东北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在于纬度位置低,光照、热量充足。
【答案】 B
4.图中①②两地区在国土整治方面应重点做好的共同工作是( )
A.治理水土流失 B.防治土地沙漠化
C.改良酸性土壤 D.整治盐碱地
【解析】 两地区都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答案】 A
5.①地区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是( )
A.发展立体农业 B.发展鱼塘—台田模式农业
C.小流域综合治理 D.低湿地、盐碱地综合治理
【解析】 南方地区光照、热量充足,主要应注重立体农业的发展。
【答案】 A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6~7题。
6.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A.铁矿 B.水能
C.石油 D.土地
【解析】 第6题,结合东北地区海陆位置、地形及季风气候的特征分析年降水量分布的成因主要是距海远近及东南季风影响。第7题,甲处降水丰富是由于地处长白山的迎风坡,加之该地为山区,落差大,故水能丰富,铁矿、石油与地质作用有关,土地资源状况与地形有关。
【答案】 6.B 7.B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8~9题。
8.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9.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解析】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两地都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而机械化程度较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