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整合(课件+练习)必修三《产业转移》ppt
- 资源简介:
共34张。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整合。练习共17小题,约3970字。
第三部分第5章第2节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09年福建龙岩质检)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
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 )
A.汽车工业城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解析】 汽车工业因产品复杂,零部件多,总厂和分厂容易集聚,属于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同时,汽车工业投资大,技术水平高,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答案】 C
2.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解析】 通过经纬度判断,甲地为美国,钢铁、石化工业发达,有发展汽国工业的良好基础。另外,汽国工业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排除A;地铁、汽车的发展,可以促进人口向郊区流动,但逆城市化与汽国工业发展并不存在明显相关性,排除C;美国尽管国土面积大,但汽国不适宜于距离运输,因此排除D。
【答案】 B
3.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国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
( )
A.原料、燃料丰富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C.水能丰富,劳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技投入
【解析】 通过经纬度判断,丙地为日本,日本原料、燃料短缺,尽管劳动力、水能丰富,但这不是汽车工业的主要投入因素,汽车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而日本技术先进。
【答案】 D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4~5题。
4.由图可知
( )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B.在产业转移过程中Ⅱ、Ⅲ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C.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D.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5.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 )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解析】 第4题,Ⅰ类国家为产业转出地区,为发达国家;Ⅱ、Ⅲ类国家为产业转入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入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重;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主要取决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第5题,在产业调整中,我国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