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知识整合(课件+练习)必修二《城市化》ppt
- 资源简介:
共41张。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知识整合。练习共17小题,约4300字。
第二部分第2章第2节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2题。
城市数目(个) 工业总产值(千万元)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
1950年 1 120 12 2.7
1980年 3 1 900 65 38.6
2008年 8 350 000 83 67.8
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A.城市数目 B.工业总产值
C.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比重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解析】 第1题,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都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第2题,由于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吸引了大量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城市人口减少,即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答案】 1.B 2.C
下图是某地区第n年到第n+3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第n年到第n+30年间,该地区
(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 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4.第n年和第n+30年相比,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城市化特点及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第3题,从图中可知,30年间乡村人口增长了1 000万,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总人口和乡村人口增长到两倍,而不是增长了两倍。第4题,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图中数据可得出,30年来虽然总人口数在上升,但第n年和第n+30年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是33.3%,即第n年:(500/1 500)×100%;第n+30年:(1 000/3 000)×100%。
【答案】 3.B 4.C
(2010年常州质检)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
A.M1 B.M2
C.N1 D.N2
【解析】 可调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这一知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