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知识整合(课件+练习)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整合ppt
- 资源简介:
共12张。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知识整合。练习共23小题,约3590字。
阶段综合测评(一)
(必修Ⅰ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2009年广东五校联考)在太阳系中,日、地、月的相互吸引与绕转,演绎着诸多的天文奇观,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让人们不断地了解和探索。据此完成1~2题。
1.能反映2008年8月上旬日食现象的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的是( )
2.通常情况下,月亮是类似珍珠白的颜色。这是因为月亮的颜色( )
A.与它反射的太阳光有关
B.与它吸收的太阳光有关
C.与地面吸收的月光有关
D.与地面散射的月光有关
【解析】 日食发生时,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故排除A、B。C选项地球所处位置大致是8月上旬。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从而呈现类似珍珠白的颜色。
【答案】 1.C 2.A
(2009年广州测试)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M地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读右图,完成3~5题。
3.图中M地海拔高达4 087米,其成因最可能是( )
A.火山作用
B.断裂作用
C.板块碰撞
D.外力作用
4.M地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期是( )
A.1月前后 B.3月前后
C.7月前后D.9月前后
5.在M地进行天文观测时,北极星在该地( )
A.天顶上空B.地平线之上
C.地平线之下D.距地平高度约10°
【解析】 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和M地所处的纬度可以判断,M地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而冰盖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
在极地进行天文观测最佳时期是极地出现极夜的时候,而南半球在7月前后出现极夜现象。
北极星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看到,而M地位于南半球,无法看到,因此北极星应在地平线之下。
【答案】 3.D 4.C 5.C
(2010年东城区期末检测)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B.b
C.c D.d
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8.当c地昼最长时(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 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最大值;d地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昼长都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故该地为北极点,位于北半球。a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地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c地昼最长出现在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海该日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该日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 6.D 7.B 8.C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