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成语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 汤继宗
学习目标: (1)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
(2) 掌握成语题的解题技巧
(3)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一、知识准备
.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
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①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②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③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祖代扈 ④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⑤主谓式:把人忧天 夜郎自大 ⑥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⑦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⑧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⑨兼语式:请君人瓮 引狼人室 ⑩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2.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褒义:风起云涌 殚精竭虑 ②贬义: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③中性:今非昔比 风雨交加
3.成语的出处
①古代寓言故事: 望洋兴叹 与虎谋皮 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 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 举一反三 昭然若揭
二. 高考试题示例
1. (2004年全国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2.(2004年高考 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3.(2004年高考 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4.(2003年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三、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