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认识论部分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360字。《哲学常识》认识论部分练习
1、(08北京卷)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8全国卷Ⅱ)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
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 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 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8天津卷)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家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业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践提供认识的工具和手段 ③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④认识的获得都必须亲身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08山东卷)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5、(08广东卷)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千虑一得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 一概而论
6、(08上海卷)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变”。由此可见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08四川卷)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索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08江苏卷)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瓦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③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08宁夏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