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2小题,约9950字。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2010-5-28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Cl 35.5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8题,共10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常以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以避免层析液挥发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不能带有芽与叶
D.用酒精洗去浮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与苏丹Ⅳ作用呈橘黄色
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D.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仅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5.某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鼠害导致荒漠化。为了遏止鼠害对草原的破坏,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右图中的曲线分别代表羊、鼠和狐数量的年变化,这3条曲线正确对应的动物是
A.甲为狐、乙为鼠、丙为羊
B.甲为鼠、乙为羊、丙为狐
C.甲为羊、乙为鼠、丙为狐
D.甲为狐、乙为羊、丙为鼠
注:左Y轴数值对应甲、乙曲线,右Y轴数值对应丙曲线
6.若E、M、G、Q四种物质中,其中两种为单质,两种为化合物,通过E+M→G+Q反应,Q不可能是
A.Fe3 04 B.F2 C.A1203 D. C
7.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