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9题,约4070字。 2010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 B.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英美“混合经济”的出现 D.中国对经济体制的改革
2.汤因比在《文明经受着考验》中指出:“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从中获得了好处,获得了比其他文明更为优秀的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表述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获得了大量财富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4.在张居正时代,讥讽宋明理学,挑战传统社会秩序,评论当朝时事,被保守派视为“非圣无法”的异端分子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某人认为晚清以来,中国之所以贫弱在于生产力水平太低,救国之道惟在振兴实业,遂积极筹措资金,以待时机来到。后来,他发现外商投资减少,判断情况有利,立即开办纺织、面粉等工厂,果然业务兴隆,获利甚丰。请问此有利时机与下列何事有关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7.“己丑了,金牛叫;风雨顺,五谷笑;事如意,平安罩;身体棒,福寿到;亲满堂,欢乐绕……”这是2009年春节的祝福短信,其中的“己丑”、“金牛”等源自 ( )
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