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病” “四标志”
-----------病句知识考前复习的一把金钥匙
综观语文病句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其所考病句都属典型、规范的病句,基本不出现偏、难、怪句。因此在病句的复习中,注意抓纲务本,深研试题,牢牢把握“六病”“四标志”这把金钥匙,收到非常好的复习效果。
一、 六病
(一)语序不当
1、 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1995年上海考题)
(二)搭配不当
1、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1993年六省考题)
2、 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1995年全国题)
3、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01辆消防车、3000多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4、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2、 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件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3、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4、 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收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四)结构混乱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
2、 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五)表意不明
1、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2、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六)不合逻辑
1、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2、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3、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
4、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5、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二、 四标志
根据上面所列18病句的句法特点,我们归纳总结出“病句题”中出现四种语言符号的句子常出现语病,属于语病多发区。我们称之为辨析语病的“四种标志”
1、“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常出现三种毛病
①语序不当。如例①
②搭配不当 。如例②③④⑤
③不合逻辑。如例18
3、 句首使用介词
常出现“主语残缺”毛病。如例6、7
3、“能否”是非判断(即出现“是否、能否、好坏、是不是……”词语)
常出现“前后不一致”的逻辑毛病,如例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