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450字。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常熟市孝友中学 徐向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九二共识” 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②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于信息技术展现中共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激发爱党情感;通过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二.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突破方法:通过对教材课文的研读、以时间为线索找出不同时期我党对台湾的政策与方针,及通过展示两岸加强联系的图片让学生归纳为四个方面:政治交往,民间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得出中国共产党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认识,提升爱党情怀。
2.教学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突破方法:与香港、澳门对比,分析一国两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性,使学生认识中共尊重台湾历史与客观实际与时俱进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真诚和努力是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坚定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终将实现的信心。
三.课前准备
1.指导收集有关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料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并在课堂上作简洁介。
3.教师课前准备:收集诗朗诵《乡愁》,歌曲《大中国》视频及与本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4.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完成学案。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探究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完成学案,梳理知识(相信你能行!)
1.“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