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名句创新复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1 20:1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名句创新复习
山西祁县中学   史德仁  030900

名句复习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因名句复习侧重记忆,故大多数教师把这一项工作放在4、5月份,强化记忆。但名句考查,绝非死记硬背所能奏效。有效地复习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遵循新课标
《新课标》还未颁发新课标精神早已渗透到高考试卷中。《新课标》认为,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的特点,而语文教学则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语文素养。所谓人文性,就是说语文对人的关注,对人所处时代的关注,这就要求试题要贴近人,贴近社会,有时代感。工具性则强调语言文字准确的表情达意。反映到试题中来就是要题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具备准确表述的能力。语文素养则是看学生的综合能力,看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带有一定的实践性。故我们复习时,可以依三个关键词所体现的思想去知道学生复习。划重点句子或设计习题都应以次为出发点选择背诵的题材,加强背诵的针对性。如以下三题
例1、只有稳定才可能发展,稳定压倒一切,而稳就要处理好贫富之关系,正如孔子所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      。 盖均无贫,     ,安无倾。
例2、写作难,难在无事可叙,难在言辞不雅。难在不思考。为什么别人就能低眉信手续续谈,说尽心中无限事(有事可叙);我们则    ①    ,    ②    (无事可叙),(引用白居易琵琶名句)。 为什么别人是“间关莺语花底滑,(文辞优美)”,我们却   ③    (言乏无文),(用《琵琶行》的一句)  (答案:①冰泉冷色弦凝绝 ②凝绝不通声暂歇 ③呕呀嘲哳难为听)
这两个事例都不是机械地运用,例1有时代感,关注今天贫富差距的现象;例2属妙用。两例都带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样或许更符合新课标,更能够考查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名句复习我们不仅要学生积累还要教会他们运用,这才是复习的目的。2003年北京卷名句试题就是这样出的:
18.在横线上填写所引诗赋的句子。(4分)
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       __,___       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二、 要研究高考,
研究高考就要研究高考的名句考查形式。具体做法是把近年来高考的名句考查题搜集起来,找其规律,作出预测。不要在高考后面亦步亦趋。依笔者所看,近年高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⑴ 语境更大。对名句考查,不再是以往以写上句填下句,而是提供名句所在的语境,上下句全考。如2003年的高考题,想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并没有出成以往的那种形式:“文质彬彬,     ”而是提出供该句的语境,让你填写。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论语﹒雍也》)
这样的形式提示我们,复习名句,不仅要注意名句本身,还要注意其所处的语境。
⑵ 注重音同(或音近)异形字的考查。
2003年名句第三题是这样的“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