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蛰伏5年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次纳入考试范围,很多同学对此束手无策。现归纳如下几点,助学生一臂之力。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问号【?】难点
1. 该不该用问号,要从整个句子来看,看看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含有“谁”、“什么”、“怎么”、“是否”等疑问词的句子,要分辨清楚。
2. 选择疑问句,句末用问号,中间各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如果各选项较短且中间无停顿,则中间可以不用标号;如果要强调每个选项的独立性,则可以每项之后都用问号。
3. 主谓倒置的问句或感叹句,问句或叹号应用在句末。
逗号【,】难点
1. 如要强调主语,即使主语很短,后面也可用逗号。
2. 倒装句中要用点号。
顿号【、】难点
1. 有些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不必加顿号。
2. 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3. 如果要强调简短的并列词语,这些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4. 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的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5.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6. 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
7. 连词“和”用来连接最后两项。当句中有多个并列词语时,习惯上前面用顿号,后面用“和”,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写作、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大学中文系五门主要课程。“和”后面再用连词,一般先用“及”再用“以及”,如:义理、考据和辞章及相互关系是古人早就重视的问题。
分号【;】难点
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
冒号【:】难点
1. 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冒号可以引出总括上文的话。
2. 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
3. “××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说”前面引号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