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6 13:22: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6520字。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教学设计
[内容]
一,教法建议
【 抛砖引玉 】
1 . 这是一篇介绍泥石流的科学说明文.它以科学考察报告的形式,通过对蒋家沟一次大型泥石流爆发实况的详细记录,具体说明了泥石流这一自然现象的成因,性质,状态和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住说明的重点.
2 . 泥石流是一种比较少见而又变化复杂的自然现象.为了准确,严密地反映泥石流爆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状变化,使读者对泥石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故全篇的重点放在详细记录1977年7月间蒋家沟的一次大型的爆发实况上,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顺序,条理清楚地分作三个层次加以说明.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这一部分,并按初爆 —— 高潮 —— 结束的顺序写好这一部分的口头复述提纲,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口头说明的能力.
3 .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尤其是数字的运用及形象的比喻,对说明泥石流这一为人们所不大熟知的自然现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特点.
4 . 本文专用名词,术语很多,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地理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含义,但不必讲得过于琐细,以至成了一堂自然常识课.如有条件可事先绘制挂图,播放幻灯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科教影片,以增加形象直观性,并将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沟通起来.
5 . 布置作业结合理化课做一次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记清方法,步骤,记准数据.实验后写一篇记述性的科学说明文.
【 指点迷津 】
1 . 关于文体
如何区分记叙性说明文与一般记叙文
本文是一篇介绍自然现象的科学考察报告,可称之为记述性的说明文.科学考察报告的特点在于报告性.它的大部分写作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精细的观测上,具有明显的研究性质.它把观测的结果予以直接的描述,力求具体,细致,精确,严密地再现事物或现象的本面目.
本文着重介绍一次大型尼石流的爆发经过以及对它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若干规律性的认识,阐明了泥石流的特征和大型泥石流的危害.它在说明过程中重在记述,采用了记叙,描写的写法.这从形式上看似乎类似记叙文,其实有本质区别1 . 本文尊重科学事实,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出泥石流在不同时间里表现出不同形态等情况,旨在介绍实地考察的结果,对事物作描述性说明;2 . 描述时不掺入主观的感情色彩.对目的在于将读者陌生的事物具体化,以便更精确地说明它们,描述是为说明服务的.
关于本文的文体特点可在讲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记叙文,一般说明文加以比较,分析,理解.
2 . 如何理清说明顺序
课文主要是采用按事物的发生,发展顺序来说明的写法,可通过让学生填表的形式来完成此项目标.
时 间
过 程
阶 段
26日夜间
乌云密布.
酝
酿
27日凌晨
狂风呼啸,大雨倾盆.
27日天亮
大雨转细.
6时25分
从山沟里传出巨响,流水量增大.稍过片刻,出现断流,泥石流滚滚而出.
爆
发
6时25分后
出现泥石流的阵性流,第三阵过去 后,沟床上淤泥厚达1米左右.
6时40分
第四阵涌来,流速大大加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