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重点(常用性)——点号7种,标号9种,共16种。
点号
(7种) 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 ? ! , 、 ; :
标号
(9种) 引号 破折号 括号 省略号 着重号 书名号 间隔号 连接号 专名号
“” —— ( ) …… . 《 》 • —
2.分类别,明区别,锁定难点
甲组——句号、问号、叹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问号难点之一:该不该用问号,要从整个句子来看,看看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含有“谁”、“什么”、“怎么”、“是否”等疑问词的句子,有的全句是疑问句,有的全句并不是疑问句,要分辨清楚。
[示例] ①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是今年高考的时间是否会有变化,招生录取情况怎样。②※读者此时急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 如果“软取”,又怎能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试题链接]
①※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 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1993年第5题)
②※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1994年第6题)
③※今天这节课要学习蒲松龄的名篇《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1998年第10题)
★问号难点之二:选择疑问句,句末用问号,中间各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如果各选项较短且中间无停顿,则可以不用标点;如果要强调每个选项的独立性,则可以每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①暑假我们去桂林还是去南京?②这次旅游,我们是为节省点钱坐火车呢,还是为争取时间坐飞机呢?③站在学生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划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想清楚。
[试题链接]
※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1993年第5题)
乙组——逗号、顿号、分号(表示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停顿)
★逗号难点之一:如要强调主语,即使主语很短,后面也可用逗号。
[示例]她,就是这次获奖选手中唯一的中国人。
★逗号难点之二:倒装句中要用逗号。
[示例]怎么啦,你?
[试题链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1993年第5题)
★顿号难点之一:有些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不必加顿号。
[示例]中学生活中有多少欢乐悲伤青涩酸楚的事情令人回味呀。
★顿号难点之二: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