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0字。
《居里夫人传(节选)》教案
撰稿 锦铁高中 宋丹 编审 刘启民 录入 潘辉
[课题] 第二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居里夫人传(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篇人物传记的特点;
2、积累基础字词,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3、培养学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概括段意的能力;
4、探讨成功与荣誉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浸润作品之中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概括段意的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她是惟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这位女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居里夫人传》,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二、介绍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波兰籍的法国科学家。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兀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伯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的环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她和居里一起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他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科学研究中。
四、关于《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她是法国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在书中,作者用自己的笔和心记录了母亲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难、孜孜以求的光辉一生,表现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她在《居里夫人传•前言》里这样概括母亲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谋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这些就是玛丽•居里生来所具有的品质,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我希望读者在人生暂时的荣枯浮沉中,能随时加以辨识。”
五、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