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青县第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检测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390字。
山东省高青县第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检测政治试卷
2010、02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 古代四大发明
④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⑤ 受保护的千年古树 ⑥ 园林雕塑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②⑥ D.②③④
2.改革开发30年来,各种新的事物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出现,各种新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事实表明
①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 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回答4-5题。
4.“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5.“一打就垮”与“不打自垮”相比较,杨院士告诉了我们
A.要发展教育事业 B.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要增强民族自尊心
6.许多已在国外定居几十年的华人,还是喜欢喝乌龙茶,吃饭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
讲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保守、独立和封闭的特点 B.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心理是绝对稳定的
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受教育程度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
《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活动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剧、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戏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这说明
A.传统文化因时而变
B.两岸有着相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这是两岸同根、同祖的文化证明
C.两岸有相同的传统习俗
D.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影响着两岸
10.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
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
B.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无法融合的
C.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
D.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