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乡土情结》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乡土情结》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林玲
教学目标和重点:1.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的诗文的意图。
教学方法: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预习字词:魂牵梦萦(yíng) 忐忑(tǎn tè)不安 怯(qiè)生生
悠邈(miǎo) 崎岖(qí qū) 三匝(zā)
铩(shā)羽而归 谪(zhé)居 欷歔(xī xū)
桑梓(zǐ) 屹(yì)立 搭讪(shà)
发轫(rè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二、 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原名高季林。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1925年,在绍兴小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