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3 10:1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词的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诗词欣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操作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
1.准备
① 资料的搜集和小组人员的确定
② 初读课文,感悟作品内涵,设计课题
2.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首先由每组成员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向同学介绍本课题提出的理由、意义以及操作的可行性,然后由同学(也可由其他组的同学提出补充意见)讨论课题实施的具体细则。
① 词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② 浅谈苏轼词风特点——豪放、清新
③ 苏轼的旷达人格和词风的豪放
④ 比较苏词和辛词的差异性
⑤ 苏轼豪放词风形成的原因
⑥ 浅论词的欣赏方法
⑦ 关于“人生如梦”的思考
3.研究方案的制订:
资料搜集方式
① 利用手头资料(课本和读本)
② 利用图书室和阅览室
③ 利用Intet查找资料方法
4.教师指导
如何开展个人研究
① 阅读方法:
② 论文写作格式的指导
③ 参考资料提供(部分)
二.课题实施阶段(课内外结合)
1.个人研究实施阶段
对收集的资料分析,分门别类。初步拟定课题提纲,形成观点。
2.组内讨论
    此阶段主要是交流个人经验,相互补充完善阶段,并拟订发言提纲。
三.研究成果展示阶段
1.本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力主在课堂内,时间大约为一节课。
2.方式和要求
模仿论文答辩和辩论赛形式
① 每一小组推荐一人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
② 允许质疑,可对别组成员的课题进行质疑。
③ 受质疑的小组必需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
四.教师小结
(一)方案一:作品欣赏方法
1.知人论世法: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
2.由表及里法:从诗词外在形式的文辞,来探知诗人的实在意图,使认识逐步深化。
3.含英咀华法:对于诗词,要尝味、寻味、玩味、赏味,即品诗。
4.择善而取法:诗词评说很多,我们要从以下几点择善而取:解说的合理性、解说的艺术性、解说的深刻性。
5.朗诵吟咏法:觅取诗趣、悟出情理、获取艺术享受。
(二)方案二: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一.设身处地
法国作家蒙田说:“我设身处地,常把旁人的痛苦变成我亲身的痛苦,让旁人的情感篡夺了我本心的情感。”举例:
联系苏轼身世、经历及所处环境,运用“设身处地”原则阅读苏轼的在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所作的一首词,进行鉴赏、创造。
西江月 (之一)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简析: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元丰二年(1079)秋,因做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后贬到黄州;旧党执政后,升迁翰林学士,后又因反对旧党的一些做法,再贬出知杭、颖、定三州;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又贬到惠州、琼州。被贬谪黄州,这是他生平遇到的第一次大挫折,对其人生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首次年作于黄州的中秋词,就反映了他当时真实的心情。词的上片寓情于景,感叹世事如梦,人生短促;下片借景抒怀,感叹世道险恶,人生寥落。词中充满了作者人生受挫后悲愤难抑和孤寂难耐之情,以及寻求理解的渴望之念,在牢骚和怨愤之中,还寄寓着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种心态和情怀在古来怀才不遇的志士仁人中是不少见,因此千百年来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