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小题,约8870字。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政 治 试 题 (2010.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至4页,第Ⅱ卷为5至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在示意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A点时是通货膨胀,在B点时是通货紧缩
②在A点时是卖方市场,在B点时是买方市场
③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会获利,在B点时会亏本
④能否获利,既要看其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节俭是人类的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①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②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③既要勤俭,又要适度消费 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③ B.②④ C. ③④ D.①④
3.某公民把自己的闲置资金用于投资,共选择了股票、政府债券和储蓄存款三种投资方式。下边柱形图是对这三种投资方式特点的描述,①②③应分别是
A.股票 政府债券 储蓄布款
B.储蓄存款 政府债券 股票
C.政府债券 储蓄存款 股票
D.无法确定
4.2010年我国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种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A.解决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消费过快增长
B.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矛盾,抑制经济过热增长
C.实现我国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通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5.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B.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平等 D.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6.下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③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一个正确的决策可以泽及后世,一个错误的决策贻害无穷,这就要求政府要科学决策。政府要实现科学决策,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