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6520字。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历史模拟试题 2010.1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二卷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属于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2.有一句广告词:“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为丝绸成为“中国名片”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謇 B.班超
通知
亲爱的先生:
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
C.郑和 D.张骞
3.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4.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 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笫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5.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如右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海峡两岸盼通邮
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
6.著名的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说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文中的“封建时代”指的是
A.先秦时期 B.唐宋时期
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
7. 狄摩西尼指出:“培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志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雅典
A.人文主义盛行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具有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