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全科试卷(9科1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9科12份)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地理).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化学).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历史).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生物理).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生物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数学理).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数学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物理).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英语).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语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政治理).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政治文).doc
杭州二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语文试卷
命题:陈欢 校对:汤金萍 王玲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惮 ( dàn ) 风乎舞雩(yú) 剽悍(piào) 铁砧(zhēn)
B.掺和(chān) 悄无声息(qiāo) 缂丝(kè) 玉醅(péi)
C.栏楯(shǔn) 如切如磋(cuō) 老妪(yù) 间断(jiàn)
D.逶迤(wēi) 日薄西山(bó) 笑靥(yàn) 盘踞(j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飓风 恰如其分 恻隐之心 朝庭
B.饥馑 犯上做乱 卓尔不群 噩耗
C.沟渎 以德抱怨 文质彬彬 轮廓
D.浩渺 口占一绝 因材施教 厮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甘地认为统治印度的并非英国人民,而是现代文明以及一切被誉为文明产物的发明创造,可见他对当时印度社会的分析片面肤浅,言不及义。
B.这个人肯定能成大器!你看他面对棘手的突发状况,总能暴虎冯河,沉着应对。
C.生活中不乏做事随便之人,他们往往会贸然撞进你的屋子,擅自登堂如室,在你的家里东张西望……真让人反感。
D.自从中国政府作出了开发西部的决定后,奔赴西部的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多,像IBM、通用汽车、奥的斯电梯这样赫赫有名的企业巨头也纷至沓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每次学校开运动会前,老师总是嘱咐运动员要穿好鞋,可有的运动员就是不当回事。
B.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三通”、外国公司参与两岸航运和所谓“台湾安全”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说明。
C.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本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可法国总统却在中欧峰会的关键时刻会见达赖,干涉中国内政,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
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制定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最权威的风向标,也是每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亭送别》选自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其中崔莺莺唱词“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一句中,“也么哥”为元曲中常用来加强语气的句末衬字。
B.《逍遥游》为《庄子》首篇,它开宗明义地表达了庄子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哲学观念。在该篇中,庄子赋予神话传说中的鲲鹏以新的意义,使它成为追求自由精神的象征。
C.“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来自于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它形象地写出了人本身的脆弱、渺小,深刻地揭示出人悲剧性的一面,流露出一定的悲观主义色彩。
D.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并在举行加冠礼时取字。一般说来,尊称、敬称以及卑幼者对尊长者,称字;自称、谦称和尊长者对卑幼者,称名。
6.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在横线处以反问句的形式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3分)
吴国阖闾时代,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强都已进入“战略疲劳期”,两国的国内矛盾都已积重难返、愈演愈烈,吴国在这时崛起,正是春秋时局的一个战略间隙。吴国的中心区域在苏南,卧伴长江,坐拥太湖,土地肥沃,水利发达,既利于农桑发展,也便于舟楫商贸,一旦进入发展轨道,迅速成为富庶之乡。此外,齐晋楚三国长期征战不休,国家疲惫,君臣相斗,人心涣散,许多杰出人物纷纷出走,吴国坐收渔翁之利。楚国的伍子胥、伯嚭,齐国的孙武等一批能臣武将,都相继投奔吴国。
7.将下面三个词联系在一起,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表意明确,语言流畅,50字左右。(3分)
山 水 生活
扩展:
二、文言文(共20分)
(一)(8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寻蒙国恩( ) (2)除臣洗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