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反馈练习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7210字。
山东济宁一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反馈练习
历 史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共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请将第I卷答案填入答题卡,将第II卷答案填入第II卷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导致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的发展 B.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C.疆域拓展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3.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洗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必须 ( )
A.对《圣经》负责 B.对宪法负责
C.对法院负责 D.对国会负责
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5.据载,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得”。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6.近代前期中国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士,“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 ( )
A.香港 B.台湾 C.东北 D.南京
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为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确立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奠定了我国其他政治制度的基础
B.规范了政府与人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