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反馈练习化学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5490字。
山东济宁一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反馈练习
化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Mn—55 Zn—6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O2、SO2、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因为废旧电池会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废旧电池必须回收
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但人体摄入大量铝易患“失忆性痴呆”,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不能大量用明矾作净水剂
D.氟氯烃属于卤代烃,是制冷效果很好的致冷剂,但它会破坏臭氧层,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发环保型的替代产品以减少氟氯烃的使用
2.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结构类似白磷的N4、比黄金还贵的18O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N5=5N2是化学变化
B.18O2和16O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18O的原子内有9个中子
D.N4分子为正方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
3.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X Y Z
A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4.甲、乙、丙为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
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约为NA
B.常温常压下,0.1molFe在足量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1.2LNO与11.2LO2混合后所含原子数为2NA
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0.5NA
6.在一定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放热增多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 △H=-92kJ/moL
7.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 )
①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