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小题,约4940字。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Fe 56 Cu 64
选 择 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煤液化、气化,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B.侯氏制碱法,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CO2再通入氨气制取纯碱
C.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与阴极析出铜的质量相等
D.工业生产硫酸中,建立高烟囱可以降低地面SO2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的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C.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8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 0.2NA
B.25℃时,l L pH=13的Ba(OH)2 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A
C.1 mol C30H62 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91 NA
D.标准状况下,NO和 O2各11.2 L 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0.75 NA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5.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FePO4+Li++e-==LiFePO4 负极 Li-e-== 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 = LiFePO4
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6.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 H2O(l) △H1 =-Q1kJ•mol-1(Q1>0)
C2H5OH(g)= C2H5OH(l) △H2 =-Q2kJ•mol-1(Q2>0)
C2H5OH(g)+3O2(g)= 2CO2(g)+3H2O(g) △H3 = -Q3kJ•mol-1(Q3>0)
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A.Q1+ Q2+Q3 B.0.5(Q1+Q2+Q3 )
C.0.5 Q1-1.5 Q2+0.5Q3 D.1.5 Q1-0.5 Q2+0.5Q3
7.A、B、C和D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A的阳离子和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AC的化合物;C和D属同族元素,其中C中核外电子数是D中核内质子数的2倍。B和D是同周期元素且A和B能形成AB2型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