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9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素质评估卷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江西省万载县教委教研室 蓝寿明
 一、默写(1—7题,共12分)
 1、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
 2、学而不思则罔, 。
 3、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4、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
 5、数声风笛离亭晚, 。
 6、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很善于从反面借鉴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 。
 7、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 , 。
 二、古诗文阅读。(8—17题,共18分)
 (一)伤仲永(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借 旁 近 与 之, 即 书 诗 四 句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①就: ②称:
 10、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句)。(1分)
 (1)余闻之也久 (2)从先人还家
 
 11、同邑人“宾客其父”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分)
 
 12、题目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方仲永哪些方面堪“伤”?(2分)
 
 
 13、纵观全文,方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请用原文回答。(3分)
 
 
 14、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2分)
 
 (二)绝句(6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根据诗的内容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16、找出文中描写色彩的词: 、 、 、 。(2分)
 17、这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