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 14:09: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190字。
  江苏省丰县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审编:李连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3、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农夫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4、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知。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5、“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6、“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A.隋唐             B.两宋            C.元           D. 明清
  7、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8、(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