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课堂教学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9 12:41: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90个字。
  《草莓》课堂教学实录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一篇外国散文《草莓》,按照惯例要先介绍作者,今天不介绍,钱钟书先生说过,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为什么一定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呢。如果你学习后觉得伊瓦什凯维奇的文章不错,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作者的概况及其他作品。需要提出的一点是,波兰是一个有苦难史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作家和导演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后大家有机会接触可以注意一下。
  师:文章大家都读了,根据你的感觉最想推荐给谁读呢?为什么?
  生1:我想推荐给我的表弟,我想让他读了文章后珍惜时间。
  生2:我想推荐给十八岁以上的人读。
  师:十八岁以上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能否具体一些?
  生2:三十到四十岁左右的人,他们也许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一些安慰吧。
  师:大家都读出了一些想法,初步看到了文本的价值。课前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就是文章题为《草莓》,但正面写草莓的篇幅却很少,这是为什么?我想先解决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起读文章第二段,抓住关键词说说这是一颗怎样的草莓。(出示投影:草莓的味道)
  生:关键词是“晚熟、硕大、香、甜、沁人心脾”,主要写了草莓的味道。
  师:作者显然意在草莓之外,哪句话能看出作者写草莓的用心?
  生齐读:“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师:作者从草莓想到草莓生长的季节,思绪从草莓出发联想到时间,也就是说草莓在文中是触发作者思绪的一个媒介,这样的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触媒”(板书)。
  师:在九月品尝到六月的草莓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季节仿佛停止流转,但我们知道逝者如斯,时间的暗流改变着自然的一切。请大家读一、三段的文字,看看时间在六月和九月留下的痕迹。
  生1:两段文字初看起来是差不多的,但是仔细看看有区别,而且我看到第一段表面上写九月,但其实是作者眼里的六月,因为他认为从五月以来景物就没有变。
  生2:我看到两段文字都写了树和天空,六月的树是碧绿的,九月的树是枯黄的,六月的天空是湛蓝的,九月的天空是灰惨惨的。总体而言,六月是芬芳,九月是秋的气息。
  师:看得很准确,作者用善于观察的眼睛看到了季节细微的变化,与此相应,他的情思也发生了变化,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情思的变化?
  生:从“自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转变到“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师:找得很准确。能不能把你认为的重要信息用你的语气强调出来?
  生:我强调“没有变”和“以为”、“幻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