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一中2010届高三化学阶段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题,约4630字。
南通一中2010届高三化学阶段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Al -27 Cu-64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9月,美国科学家宣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照射下可燃烧,这伟大的发现,有望解决用水作为人类能源的重大问题。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若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该种频率下持续燃烧。上述中“结合力”实质是
A.分子间作用力 B.氢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极性共价键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①Fe+Cu2+== Fe2++Cu ②Ba2++2OH--+2H++SO42--=BaSO4↓+2H2O
③Cl2+H2OH++Cl-+ HClO ④CO32-+2H+==CO2↑+H2O ⑤Ag++Cl-=AgCl↓
A.只有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L0.5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B.7gCnH2n中含氢原子数为NA
olNH4Cl固体中含共价键总数为5NA
D.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NA
4.下列关于某无色溶液所含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Cl3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是CO32-或SO32-
C.先通入少量Cl2后,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
D.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
5.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16H+ + 10Z-+ 2XO4- == 2X2+ + 5Z2 + 8H2O,
②2M2+ + R2 == 2M3+ + 2R-,③2 R- + Z2 == R2 + 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反应2M2+ + Z2 == 2M3+ + 2Z-可以自发进行
B.Z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XO4- < Z2 < R2 < M3+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X2+ < Z- < R- < M2+
6.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相符合的是
7.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2的溶液中:Na+、Fe3+、SO42-、NO3-
B.含有大量Fe2+的溶液中:K+、Mg2+、ClO-、SO42-
C.能使Al3+生成沉淀的溶液中:NH4+、Na+、SiO32-、HCO3-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Al3+、SO42-、NO3-、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