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反馈练习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7150字。 山东济宁一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反馈练习
历 史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共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两卷的答案分别填入指定的答题卡和答题卷,直接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
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士文
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 )
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
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
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2.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初的职能是 ( )
A.代表中央巡察地方 B.管理地方行政
C.管理地方军事 D.管理地方财政
4.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 )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6.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趣
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D.生活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7.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
C.生产的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生活的主要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
8.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l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9.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
A.手工工场兴趣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