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每日五题”练习试卷8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0 18:45: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9610字。 高三语文复习:每日五题(8套)
每日五题之一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逸事 座右铭 集腋成裘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脉膊 口头禅 未雨绸缪 打破沙锅问到底
C.羁拌 破天荒 唇枪舌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跳槽 磨洋工 声败名裂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作品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②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__ 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撞击时,就可能诱发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③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___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____亚太地域的和平稳定构成的重大威胁。
A.神秘 经历 更和 B.神秘 体验 也乃至
C.神奇 经历 也乃至 D.神奇 体验 更和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临家。
(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在空格中写出答案(4分)
杨诗 对象:___________ 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诗 对象: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什么?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4分)
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情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见错扣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任举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两个有人生警示意义的句子。(5分)
例:竹
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
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事物名称: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日五题之二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一地区恶劣环境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在明末清初时期,随着人口入迁和矿业开发,这一流域的植被就渐遭破坏。
B.读者读了欧•亨利的世界名著《麦琪的礼物》后,总会觉得一股人生的苦味猛地涌上心头,使人对这对苦难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充满了同情。
C.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D.不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企图通过教材的修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对于改变语文教学的应试现状是毫无裨益的。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喜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B.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C.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是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方针。
D.“不要灰心嘛,”张老师安慰他:“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谁没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不都挺过来了吗?”
3、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初夏的景物,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散文创作由“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这首诗的“散”与“不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咏物诗和谜语有一个相近之处,那就是都追求形象思维。比如,明代诗人于谦的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题为《石灰吟》,内容即为谜面,诗题即有谜底。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4分)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