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野三高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470字。
河南省新野三高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出题人:新野三高高三年级组 校对:蒙曌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历史悠久。<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2.下面是CCTV《鉴宝》节目展示的两件古代瓷器:图一为“青釉四系瓷罐”,图二为“粉彩开光花瓶”。据你的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专家鉴定团的权威鉴定
图一 图二
A.图一是隋代器物,器形浑厚饱满 B.图二的年代早于图一
C.图二是宋代器物,图案色彩绚丽 D.图二俗称“金宝地”
3.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4.“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洪秀全在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③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制造历史依据的著作是
A. B. C. D.
7.“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 -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 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办文明婚礼
B.徐小姐喜欢阅读《申报》、看上海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C.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电影院
D.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北平出差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8.右下方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 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图片信息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http://wwwBlog/?UserId=997609
10.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