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武陟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430字。
河南省武陟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编辑:蒙曌琦 校对:仝艳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2、(原创)中垂各省有着种种别称,如河北被称之为燕赵大地,山东被称之为齐鲁大地,山西北称之为三晋大地,湖北被称之为荆楚大地,造成这种称呼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3、下列冶铁技术,在推动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是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淬火技术
C.百炼钢技术 D.灌钢法
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谈到唐朝中央官制时,评价某机构为“天子的秘书宫”,该机构是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吏部
5、据《新唐书》记载:“庸兴,初末暇於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太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督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号,号为羁縻云。”与上述政策特点相似的是
A.行省制度 B.土司制度 C.卫所制度 D.流官制度
6、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A.缓和了阶绶矛盾
B.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C.遭到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D.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
7、(原创)粱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弊端时,指出“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其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B.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
C.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群众丧失了斗争精神
D.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8、右图所示战役是
A.明朝与瓦刺之战
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9、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西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