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7题,约9270字。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5分)
1.历史纪年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历以干支来纪年,一个周期为六十年
B.乾隆四十年,指的是乾隆皇帝四十岁的那一年
C.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零年
D.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2.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下列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三省六部制 D.分封制
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
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
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4.战国时期,孟子渴望实现“河内凶(水旱等灾害)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
亦然”。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
A.实行仁政 B.制天命而用之 C.实现统一 D.兴修水利
5.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6.《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
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
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一定的局限性
7.《武侠》2009年02月《开唐》:“邓远公眯起眼,一字字照着那纸上念道:‘边庭之事,国之
重务也……自高昌授首以来,西胡归心。然异种之人,多有翻覆……今朝廷特置西州重镇,
以备边防,专敕武德以来,天下流死亡匿之徒,往戍西州……’念毕笑道:‘李世民这小儿
却也有些本事。’”文中“西州重镇”是指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瀚海都督府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
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
程。”从材料中可以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9.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曾被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文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