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8320字。高三模块检测
政治 2010.01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 卷1至4页,第Ⅱ 卷5至6页。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52分)
1. 广饶一中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学校本着让“一草一木见精神,每面墙壁会说话”的原则,精心设计了“五大文化长廊”:即德育长廊、兵法长廊、论语长廊、经典格言长廊、传统文化长廊,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 泰山和黄河文化怀抱着黄河三角洲这片古老美丽神奇的收获着希望的土地,泰山和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崛起形象。泰山和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崛起形象,主要说明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3. 要把握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挖掘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反映的民族精神,表明
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请回答4—5题:
4. 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④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D.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6. 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上第一首歌曲便是《有朋自远方来》,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也正是出自孔子论语中的经典,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孔子家乡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欢迎四方宾朋的开放胸怀。说明
A.传统文化是永恒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
7. 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各地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育人全过程中。国家重视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作用,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B.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C.教育在综合国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决定地位
D.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8. 2009年9月1日,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共同迎来一堂特殊的公益课--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爱,让中国更美丽》。在我国,能实现2亿多人同上一节课,直接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发展
C.教育所具有的传递文化的功能 D.文化需求的多样化
9. 全国2.2亿中小学生继续通过收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②是我国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