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菱湖中学201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050字。
菱湖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2.2009年2月,佳 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3、20世纪30 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 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时,各路大会师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 代天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偷用西学的“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理论的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6.右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7.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
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8. “……这新世纪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这里的“潮流”指
A.革命潮流 B.民主潮流 C.社会主义潮流 D.思想解放潮流
9、某导演创作了一部电视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 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