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120字。
吉林省吉林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政 治 审核朱攀 2009.12.1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邓小平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科学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2.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人类进行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经济资源
B.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C.坚强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D.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3.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
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④哲学的产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5.“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缔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据此回答6—7题。
6.上述论断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