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应对表达技巧鉴赏题
山东 王东伟
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者中表达技巧是学生复习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不能正确辨识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2、不能组织语言准确鉴赏表达技巧。
不能正确辨识和准确表述,其实是不熟悉表达技巧的类型、概念及其作用,所以有必要先做一番梳理的工作。我们从布局谋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四个方面做一下梳理。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 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制造悬念、主次详略等。
表达方式的技巧: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叙述还可以分为正叙、倒叙、插叙,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寓情于景等),描写有正侧面描写、工笔细描、粗笔勾勒、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表达方式的技巧还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夹叙夹议。
表现手法的技巧: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渲染烘托、联想想象、对比、象征等。
修辞方法的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面对这些表达技巧,如何正确辨识呢?
首先要辨析一下题干的说法。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和“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几种称谓混用,这几种说法有细微的差别,审题时要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技巧”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
其次要分析一下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不要无中生有,望文生义。如2002年北京高考题的现代文阅读19题A项:“‘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这里的“夸张”就是无中生有的,因为后文“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