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问大家问—新课程改革中提问式学习的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其他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8 13:2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摘要】新的课程,新的理念,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对话式”的,更要体现一种“个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品味、求真、索疑。本文就学生提问为主,教师提问为辅,结合师生互问等方式方法来实施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  阅读教学  学生提问 
         
2003年4月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显然,新“课标”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是以发展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功能为旨归的,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就其深层而言,它不仅是一种“对话式”阅读教学,更是一种“个体性”阅读教学。它提倡轻教重导的教学原则,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品味、求真、索疑。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主体作用发挥上的正、负向性,它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一味迁就学生。“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作为阅读主体存在,同时还兼有阅读计划的拟定者、阅读资讯的提供者、阅读情境的设置者和阅读过程参与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在阅读当中的自动自发和合作探究;发扬教育民主,鼓励学生自主地运用问答、陈述、撰写等方式对阅读效果进行自我评量。
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其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主体。依此,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积极接受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完成教材的再创造任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营造一种学术氛围,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平等、对话的环境,使课堂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能大胆地冲破迷信权威或固执己见的思想牢笼。唯其如此,才能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充满主动的探究热情。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学生提问为主,教师提问为辅,结合师生互问等方式方法来实施阅读教学。
下面就其具体的方式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敬请各位教坛同仁指正。
一、 学生提问为主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张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性向、潜能和倾向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存态度的。因而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