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680字。
浙江省温州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
温馨提示: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l题~第26题,共26题)、非选择题(第27题~第29题,共3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 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某公司把"产品质量零缺陷,售后服务零抱怨"作为质量及服务目标,用信誉树立企业形象,靠信誉赢得客户。回答1—2题。
1.从经济学上看,"产品质量零缺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服务价值
2.某公司的上述做法表明( )
A.遵守法律是企业信誉的保证 B.产品质量要通过服务质量来保证
C.企业信誉和形象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保证
D.企业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
中国新闻网: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通知,决定自2009年9月3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下调19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约分别降低0.14元和0.16元。这是今年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的第七次调整。9月上中旬,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在每桶70美元左右震荡。近日,受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石油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WTI原油期货价格由9月中旬每桶72美元左右跌至9月28日每桶66.84美元。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以及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国家决定适当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回答3—4题。
3.成品油调价使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机会,从根本上讲,要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 ( )
①加大改革力度,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②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③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④采用先进工艺和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国庆8天长假期间,汽车市场异常火爆。这和国家发改委灵活审慎的油价机制不无关系。这说明油价的变化对居民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具体表现在:( )
①油价下降会减少居民用车成本,对居民的消费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油价下降会刺激居民消费意愿,对国家经济具有拉动作用 ③油价上升会减少居民用车频率,不利于当前经济发展 ④油价上升会引起居民消费意愿下降,二者成反比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十年风霜岁月悄然流逝,改革开放的绩效,犹如鲜花朵朵在全国各地绽放。3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答5—6题。
5、1988年,我国首次取消“粮票”;1993年首次取消“购粮本”;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第一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2001年,国务院首次宣布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允许多种所有制主体参与粮食经营,粮食价格随行就市。这些变化说明我国:
①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政府放开了粮食生产和管理 ④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提高,时下“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
A、这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B、这将有助于扩大我国就业的渠道
C、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D、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7.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如期举行,其开幕式门票分为5个档次,票价分别为5000元、3000元、1500元、800元、200元。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8、《物权法》明确规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
①可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②可以活跃市场、 缓解就业压力 ③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加国家税收 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中国政府近10年来首次提出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上的一次重大转向。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和财政政策基调的双双调整标志着宏观调控开始全面转向扩张,保增长已明确成为下一阶段国内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目的是:( )
A、使人们的收入能稳步提高 B.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C.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