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0字。
200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文体梳理:说明文
考点对接
1.文意把握:感受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辨识说明对象,概括其特征。如2009年浙江丽水市中考试题(《鸟儿为什么歌唱》)第10题: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
2.结构梳理:理解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如2009年陕西省中考试题(《我国的太空植物》)第9题:文中②-④段大量列举年份,是否表明该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请加以分析。
3.要点概括:捕捉、筛选、概括重要信息;概括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如2009年四川泸州市中考试题(《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第13题:“绿盾计划”的内容是什么?请分条概括回答。
4.词语品析:理解重要词句,品味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修辞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如2009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试题(《动物也在全球化》)第18题: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5.作品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科学态度,领会作品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如2009年湖南娄底市中考试题(《高明的大自然》)第19题:请你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
6.个性解读:针对选文内容,探究一些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2009年湖北黄石市中考试题(《地球曾经很受伤(节选)》)第16题:“地球曾经很受伤”,实际上,人类也在不断地伤害地球。为了减少、阻止人类对“母亲地球”的伤害,相信你有不少建议,请你结合实际,试着提出不少于三条的建议。
7.迁移拓展:根据选文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及迁移运用。如2009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绿色产业”完美转身》)第9题: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请你就“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发现。
【链接材料】
材料一:2009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暨第五届浙江山水旅游节举行前夕,38位温州市民远离都市喧嚣来到铜铃山森林公园,并在“游客纪念林”种下了22棵金钱松,为景区增添新绿。
材料二:雁山云影,瓯水波光。五月中旬,温州市百名画家来到玉苍山、龙湾潭等森林公园采风、泼墨,将森林公园的美景尽情挥洒于纸上。